Insert title here
中国文明网总站

中国文明网福州站>专题活动>2019文明月历>六月>六月资讯

闽侯版小“横店”厚美大本厝:历经180多年仍保存完好
发表时间:2019-08-12 来源: 福州文明网

  在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,有一座很“有戏”的百年老宅——厚美大本厝。电视剧《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》、《南少林》,电影《少年侯德榜》、《少年林祥谦》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摄,当地人戏称其为闽侯版小“横店”。

上街镇厚美村大本厝

  那么,这座大本厝是由何人、在何时兴建?它又拥有怎样的魅力,以至于吸引这么多的剧组前来借景拍摄呢?昨日,记者来到大本厝,从80岁的守宅老人张天柱口中,了解到了一个个关于大本厝的故事。

清同治皇帝钦赐的“诰命”匾

张氏五子登科

  获御赐“诰命”匾

  大本厝由张大本于清道光十六年(1836年)建成,全木结构,三进三天井,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。厝内布局有左右厢房、回廊。大院外还有门前埕、后花园、左右花园等。2006年,大本厝被列为闽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“从门楼到厅堂要穿过六重大门,纵深有近千米,这在大宅中是比较少见的。在以前,除了门楼和老宅正大门这两道门是开着的,其余的门只有在贵宾到访或家族婚丧大事之时才打开。”张天柱说。

  张大本的家族在厚美村属于望族。在清代,上街地区第一个武举人就是出自张氏家族的张渝奂。“论辈分,张渝奂是张大本的祖父辈。”张天柱说,张大本的堂叔张康成还得中嘉庆甲子科举人,开启了家族由武到文的转变。此后,张大本五个儿子分别得中举人或贡生,张氏五子登科在当地成为美谈。如今,在大本厝大宅门后一道紧闭的大门上,还挂着六道朱红色的“捷报”(旧时科举高中之后,差役都会前来传捷报),上面详细记载着张康成及张大本五个儿子获得功名的荣耀。

  走过大门,在厅堂的正梁之中悬挂着一块匾,红底漆金浮雕楷书“诰命”二字,四周框以浮雕漆金花卉图案,两边镂雕漆金双龙。

  据了解,这块匾是清同治皇帝钦赐的。事因张氏五子登科,轰动一时,侯官县令呈文福建抚台请奖。同治皇帝得知此事后,为褒扬此书香门第,便特制此镀金盒匾赐予张大本一家。此后,历经百年岁月,此“诰命”匾作为传家珍宝,世代相传至今。

遵循创业艰难祖训

  后世子孙爱护老宅

  张天柱告诉记者,大宅所在地最初其实是一片果园,属同村一户尤姓乡绅所有。有一年天降大雪,果园遭灾颗粒无收,尤乡绅便将果园卖给了同样从事果树种植生意的张大本。张大本接手之后,着手修复,精耕细作,此后连年丰收,获利不菲。而且张大本脑子灵活,将果子制作成果干,运往苏杭售卖,换回绸缎布匹在福州销售,多年经营积累了雄厚的资金。此后,果树老化,张大本遂将果园作为宅基地,兴建了如今的大本厝。

  张天柱说,张大本家族子孙多以农耕与经商为业,向往单纯的田园生活。因而,虽然诸多张氏子孙科举捷报频传,但张家后代很少有人做官。也正因崇尚耕读文化,张氏家族也形成了一股团结互助、秉承祖训的良好家风。

  记者了解到,从清代至今,大本厝仅经历局部的修缮,整体基本没有受到破坏,保存完好。“‘恒念吾创业维艰,守成不易,尔等当以爱护为上,是厚望焉。’这是大本公留给子孙的遗训,意在让后人们顾念先祖创业艰难,好好地将大本厝保留下去。”张天柱说,张氏家族后世子孙一直约定俗成地不将杂物随意堆放在大厅内,厝内也规范饲养家禽。如今,一些退休老干部还主动承担起厝内的卫生和花草整理工作。

  此外,在20多年前,张家还成立了保护管理祖屋理事会,对大本厝进行更为规范的管理和保护,这才有了之后的不少剧组前来取景拍摄。

  “古厝保护的方法虽然简单,但难在坚持。”张天柱说,如今老宅历经180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存完好,这是张家历代坚守祖训的结果。

  如今,张天柱和另外几位老人轮流守护着老宅,接待前来参观的游客,并义务担任解说员。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,将那段大本厝内的辉煌向人诉说。

(责任编辑: 马红兴)
Insert title here
主办单位: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